A-A+

生命、運動、靜養

2018年05月17日 打坐方法 暫無評論

生命、運動、靜養

十八世紀由法國著名思想家、哲學家伏爾泰提出的“生命在於運動”,一直是久盛不衰的格言.特別是在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的今天,由於缺乏運動而導致的肥胖及心血管疾病,就足以折服世人,故生命在於運動.

然而,大量的事實又使人不得不懷疑生命是否僅僅在於運動呢?終日打坐修煉的僧、尼健康長壽者大有人在.國外有家保險公司曾對5000名已故運動員的生前健康狀況做過前瞻性調查,結果發現,其中有些運動員40~50歲左右就患了心臟病,他們的壽命甚至不及普通人.人門常說:“龜鶴延年”,但龜是最不愛活動的常年呈靜伏狀態的長壽動物,鶴喜獨處,飛行時動作輕柔而緩慢:相反,虎豹活動力驚人,可是壽命不及龜鶴。何解?

為此,現代醫學科學家們已認識到:采取適量的鍛煉,更能改善機體健康狀況,不適量的運動,特別劇烈運動會破壞人體內各系統之間的平衡,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“磨損”和部分生理功能的失調,進而引起疾病,最終縮短了人的生命進程,與過激運動相反,那就是外在運動幾乎停止的靜身養性,這對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,因為人在靜養狀態下,神經放松,呼吸、心率、血壓、體溫均相應和緩,這種低代謝的積累效應,自然能使壽命相對延長一些。終身以“”為主並輔以適度運動的人,如作家、畫家、學者長壽的較多,有人曾對《辭海》中所記載的我國唐代至清代的600多知識分子的壽命作了統計,70歲以上的有225人,占總數的37.5%。

大量事實說明,人門需要運動猶如需要陽光一樣,缺少運動會引起缺乏運動的疾病,但運動過量亦會損害健康甚至折壽,只有“適度”運動才會促進健康,延年益壽,因此,生命不僅在於運動,更在於適度運動。那麽,如何才知道運動是否適度呢?專家們認為,如果運動完畢5分鐘內,呼吸還不能恢覆正常,感覺身體精疲力竭,就證明鍛煉過度,必須加以糾正。

臨床上有些疾病,如神經衰弱、失眠、關節炎等,需要病者加強運動來輔助治療,但也需要充分休息。有些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潰瘍病等疾病,需要患者以靜養來輔助治療,但又必須適量活動。實踐證明,多數疾病,尤其是心身疾患,只註意休息,沒有適量鍛煉,或只註意鍛煉,沒有充分休息,都不會獲得滿意療效。

現代生物化學分析認為:人在運動時,氧化加速,新陳代謝增高,能量消耗,而靜息時,還原、合成為主,代謝降低,能量儲藏,從而為再次“運動”創造條件。祖國醫學也認為,生命在於適度的運動,也在於合理的靜養。靜養通過“”,使全身放松,消除緊張狀態,通過“”,平心靜氣地和緩呼吸,調節神經功能,通過“”,凝神定意,撇開一切念欲情緣,獲取一個無憂無慮的心境,最終將使人獲得心神安定、體格剛健的結果。

由此可見,生命的延長不在於超負荷的過激運動,而在於機體“內在運動”的和諧和“外界運動”的適量及其相互間的協調一致。應該說,我國古人“動以養身,靜以養心”的“動靜觀”是有遠見卓識的.比如: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,肌肉,骨骼和內臟正在發育時期,好動的天性正好適應他們發育成長的生理要求,相比之下靜養就應少些,否則肌膚萎縮,臟器孱弱,反應遲鈍,儼然一個“小老頭”。人至中年,身體發育成熟,趨於定型但又諸事纏身,則宜減少運動量,重視靜養,藉以松弛緊張、疲憊的身心。到了老年,臟器、關節的磨損已很明顯,較大的運動量只會加快磨損,加速衰老,故只宜從事散步、打太極拳之類的輕柔運動。老年人應以靜養為主,進行氣功、書畫、琴棋、垂釣之類的養生活動,使心曠神怡,身爽神清。

另外,腦力勞動者應多參加打球、遊泳,爬山,跑步,跳舞等運動養生為好,體力勞動者則以下棋、養花、書法、集郵、彈琴、釣魚,讀書等靜養為佳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鑒於現代生活節奏較快,特別是那些“動”多而“靜”少的人,最好在動靜結合的前提下,註意讓自己多“靜”一些。


熱門文章推薦

  • 打坐,以靜制動的養生美顏功
  • 如何保持打坐姿勢正確
  • 打坐好處概略
  • 双盘打坐法的七个要点
  • 打坐是僧侶的必修課,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呢?
  • 打坐10分鐘,沉澱一日的浮躁
  • 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——永遠打坐一秒鐘
  • 打坐入定法
  • 萬病皆可心藥醫:從打坐開始
  • 夏季打坐遇到胸悶、氣急等問題及對症方法
  • 標籤:

    給我留言

    Copyright © 打坐網 保留所有权利.

    聲明:本站內容及圖片部分來源於互聯網,出於個人興趣整理,如有版權問題,敬請E-mail至oneselfblog@gmail.com,我將會第一時間處理。

    用戶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