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辟谷管論

2021年03月22日 辟穀養生 暫無評論

人能辟谷而生活嗎?

這在解放前就已曾有過一次大討論,那是1948年5、6月間,當時報紙以特大新聞報導四川省石柱縣(實際是酆都縣),有位叫楊妹的牧羊女,已九年不吃東西了。在各方關注下,當時的重慶衛生局,把楊妹邀來進行監測,經20多天的觀察,仍是沒有吃東西。於是轟動中外,美國也擬派團來考察。國內曾邀請中,西醫界及有關社會名流如梁漱溟等進行討論,結果除少數認為辟谷有可能外,絕大多數,包括全部西醫代表,都認為是不可能的.當時,已近解放前夕,形勢緊張,而關於楊妹的新聞一直喧鬧全國,且在成都、青島、西安、浙江、海南島等地也部先後发硯了“楊妹”式人物,後據重慶衛生局對揚妹作第二次監測,宣布她偷吃了幾粒花生米,最後,以“楊妹不食乃騙局”為結論了結此轟動中外一月多的奇案。

假如有一朝,人類能辟谷而生活……

近年來,中外又出現了不少有關辟谷的報導,有的也進行了嚴格的科學監測,於是吸引了不少感興趣的人,對辟谷問題再次掀起探討熱潮。浙江省氣功科學研究會與《氣功雜志》編輯部等1988年還发起過召開“氣功辟谷學術研討會”。是的,辟谷問題實在太有意思了!因它遠遠不是可減肥、可治病而己,實還有解放人類,維護世界和平的大意義!試舉目回望,茫茫世界上蕓蕓眾生在忙什麽?你如仔細分析一下,就可清楚看到,他們絕大部分是直接或間接在“為嘴辛苦為嘴忙”,且又由於人世間常是“禍從口出,病從口入”。所以“吃”又是人類主要的疾病來源,假如有朝一日,人類能辟谷析生活,於是,世界上環繞食物問題引起的種種糾紛,沖突,就會聚然若失,執政者無須再為生產禽、蛋、魚、白面勞心傷腦筋,做不好的也不用為嘴忙苦。且又免於病從口入之患,就此,人類可在自然生物圈中進一步獲得解放。這樣,世界上絕大部分戰爭可以避免,政府與人民都可省出很多時間與財力,用於其他需要建設,社會消極因素大減,積極力量劇增,這對世界和平,人類幸福產生多麽大的影響!

特別在當前,世界人口問題嚴峻,糧食問題深深影響人類的生存與发展。所以,關於辟谷問題的探討,實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
辟谷的成因

從古代文獻和近代的報道中,我們可以肯定辟谷現象的存在,但若仔細分析,辟谷的成因是不盡相同的,我們把練氣功而成的辟谷,且生活、工作照常的,暫稱為“氣功辟谷”,把長臥久坐的辟谷,因相似於動物冬眠,故暫稱之為“冬眠辟谷”,靠吃藥物而成的辟谷,稱為“吃藥辟谷”,將因病引起的辟谷,由於是生理突變而成,故稱為”突變辟谷”;對於有高超氣功師加功而成辟谷,稱為“催化辟谷”,我們感興趣的主要是氣功辟谷,因冬眠者辟谷對社會似無貢獻,突變辟谷者,機會難得,而催化辟谷者,也不見得人人都能一樣見效。只有氣功辟谷,全可憑自己主觀努力練功而爭取,且成功後,仍能照常生活與工作,對社會有貢獻。

氣功辭谷的條件和方法

練氣功可以辟谷,這在古代早有文獻記述了,最早的氣功辟谷文獻,當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:《卻谷食氣>>,因在此書中,首次提出“卻谷食氣”的說法。此書於公元前186年放於墓中,顯然,成書年代當在此之前。所以推知至遲在戰國時期我國已有氣功辟谷的實踐了。後繼氣功學者,著述心得,談到有關氣功辟谷的也有不少。如晉朝時著名氣功大師魏夫人傳的《黃庭經》中,就有多處提到:

“服食元氣可遂生。”

“何不食氣太和精,故能不死入黃寧。”

“人皆食谷與五味,獨食太和陰陽氣,故能不死天相既”

這些語錄,都是在講服氣辟谷。

唐時著名氣功書《鐘呂傳道記》中講到練氣功到一定境界,就會出現:“真氣漸足,而似常飽。”“胎完氣足,以絕飲食”,明確指出,練氣功到真氣充足時,就可辟谷。

清代著名氣功大師柳華陽,在他所著的《慧命經》中,對氣功辟谷也有闡述。他在“法喜充滿”這條語錄下所作的注雲:

“法喜,即真氣也。真氣既歸中宮,漸漸不食,故日‘充滿’。其間有三月不食、有四月不食。定力專者,得斷食速,定力散者,得斷食遲。且斷者,非勉強也,氣滿神定,自然而然不食矣”!清楚說明了實現辟谷的過程與必須具備的條件。

從上述氣功文獻資料可以看到:練氣功是可以辟谷的,辟谷的條件是真氣充足(法喜充滿);辟谷的功法是服氣,咽津,增強定力。當然未達條件,不能勉強,否則將遭危險。據報導,蕪湖有位年逾花甲的氣功愛好者,末達水平,就行辟谷,結果发生血糖過低,搶救不及。所以,試行辟谷,必須慎重!


熱門文章推薦

  • 儒家、道家、釋家的靜坐特點比較及其養生內涵分析
  • 各國打坐方式的不同與打坐方法
  • 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——永遠打坐一秒鐘
  • 打坐雜說
  • 有氧打坐十分鐘,勝過午睡半小時——王綿之的午休養生法
  • 打坐——啟動體內源源不斷的潛能
  • 身心技法:靜坐–試析朱子學的修養論
  • 禪-兩刃相交:只管打坐
  • 戌時打坐,以靜制動的養生功
  • 打坐10分鐘,沉澱一日的浮躁
  • 標籤:

    給我留言

    Copyright © 打坐網 保留所有权利.

    聲明:本站內容及圖片部分來源於互聯網,出於個人興趣整理,如有版權問題,敬請E-mail至oneselfblog@gmail.com,我將會第一時間處理。

    用戶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