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重陽祖師論打坐

2015年12月22日 打坐方法 暫無評論

凡打坐者,非形體端然,瞑目闔眼,謂之打坐。此假打坐也。十二時辰,行住坐臥,一切動中,心似泰山,不搖不動,把斷四門,眼耳鼻舌口,不令內入外出者,此名為真打坐也。能如此者;雖身處塵世,名已列於仙宮。不須遠參,便是肉身。聖賢三年行滿,脫殼登仙,一粒丹成,神遊八極矣。

論降心:凡降心之道,若湛然不動,昏昏默默,不見萬物,杳杳冥冥,不內不外,無絲毫念想,此是定心,不可降也。若隨境生心,顛倒尋頭覓尾,此名亂心。敗壞道德,損失性命,不可縱也。行住坐臥,常勤降心,聞見覺知,此為病矣。

論煉性:理性如調琴弦,緊則有斷,慢則不應,緊慢得中,則琴可矣。又如鑄劍,鋼多則折,錫多則卷,鋼錫得中,則劍可矣。調煉真性者,體此二法,論超三界。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此三界也。心忘念慮,即超欲界I心忘諸境,即超色界;心不著空,即超天色界。離此三界,神居仙聖之鄉,性在玉清之境矣。

又詩雲:

棄了惺惺學得癡,到無為處無不為。

眼前世事只如此,耳畔風雷過不知。

兩腳任從行處去,一靈常與氣相隨。

有時四大醺醺醉,借問青天我是誰?

註釋:

①無常:舊時迷信,說人死時勾攝生人靈魂的使者叫無常。

②《隨求經》:佛教經典。

③丸:當為“九”之誤。

④“竹林寺”後脫數字。

⑤須彌:是梵文“蘇迷盧”的訛略。意譯“妙高”。古代傳說中的山名。以它為人們所住世界的中心,那價值當然是無可估量的了。此即喻其功法的高貴。


熱門文章推薦

  • 打坐健身機制新探
  • 打坐是共法,但要知道其中的不共
  • 打坐淺訓
  • 打坐,以靜制動的養生美顏功
  • 腿腳麻木妙法除
  • 俗語佛源:打坐
  • 打坐养生好处多
  • 打坐修行 尋找“身心合一”的境界
  • 靜打坐是不費力不傷神的養精妙法
  • 儒家、道家、釋家的靜坐特點比較及其養生內涵分析
  • 標籤:

    給我留言

    Copyright © 打坐網 保留所有权利.

    聲明:本站內容及圖片部分來源於互聯網,出於個人興趣整理,如有版權問題,敬請E-mail至oneselfblog@gmail.com,我將會第一時間處理。

    用戶登錄